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
来源 / 发布时间 2021-03-18 / 点击 0
各系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学习,理解内涵实质
深入学习领会《纲要》精神,充分认识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课程思政”工作的内涵和实质,明确“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基本要求和主要方式,推动形成“所有课程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负有育人职责”的广泛共识。
二、贯彻落实,健全工作机制
切实贯彻落实《纲要》要求,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各系、部要积极组织课程思政建设大讨论,深挖思政教育元素、推动价值引领实现,着力在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度与广度上下功夫。要坚持系主任带头推动、专业带头人带头开展、优秀教师党员先行试点,努力彰显标杆效应,积极营造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环境氛围。
三、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引领
从专业层面宏观规划,在知识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推动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深度有机融合,树立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培育,加大对育人效果好、学生反响佳的课程及优秀教学团队支持力度。
四、活动实施流程

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

五、工作要求

(一)各系部针对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思想特征完善课程教学体系,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以课程规划制定促进思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二)撰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附件2),每个专业至少推选2门课程。
(三)思政部需积极协助各系部推动本项工作的开展与落实。
(四)资料上报时间:
1、思政部提炼思政元素、《第一轮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明细表》(附件1):3月15日之前上报。
2、《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附件2):5月16日之前上报。 
附件:1、《第一轮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明细表》
        2、《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
          
                                      教务处
                            2021年3月11日

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

附件2

XX(提示:课程名称)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

 

课程所属系部:
课程负责人:
所属专业:
课程性质:(职业素质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素质拓展课)
课程名称:
课程概况:
教学对象:
学分学时:

课程中心链接:

课程思政目标:

(提示:包含价值、能力、知识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目标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价值塑造目标围绕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和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展开撰写)

课程思政设计:

(提示:在“以学生为中心”和“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结合学情和课程内容特点,围绕整个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和途径、课程知识内容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方法以及创新课程育人方式等内容展开撰写)

案例一  XXXXXXXXXXX

(提示:案例名称包含思政点和案例主题,如优秀文化传承与开拓创新:屠呦呦与青蒿素)

思政素材展示:(提示:思政素材简介与来源)

知识点:(提示:思政素材对应的知识点,必须是碎片化知识点,非章节标题)

思政点:(提示:思政素材对应的思政育人元素,如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

案例挖掘思路:(提示: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分类目标和要求,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重点阐述如何为对应知识点选取的思政素材、如何从思政素材提取的思政育人元素、思政素材中包含了哪些思政育人元素等)

教学融合途径:(提示:课程思政教学融合需在价值引领的前提下,遵循“知识优先原则和润物无声原则”,防止硬思政和贴标签。重点阐述如何由思政素材导入课程内容、如何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到课程内容、最后又如何回归到课程内容、确保思政育人元素与课程知识内容的有机融合等)

教学反思:(提示:重点介绍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要点和策略方法等相关经验,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成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等)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